全球领先B2B市场调研机构DBMR指出,全球防晒服市场在2022年达到了7.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可飙升至15.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9.5%。在全球各地区市场中,北美太平洋地区因对防晒的认识较为深刻且热衷户外休闲运动,防晒服正在成为地区防晒产品选购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人们对防晒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当紫外线辐射落在衣服表面时,可以主要分为三部分——传播、吸收和反射/散射。如果一种衣服表面能够尽可能吸收和反射/散射紫外线辐射,那么便会遏制紫外线辐射通过织物传播,进而减少衣服所包裹的人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的时长,也就起到了防晒效果,这成为了防晒服设计和研发的思路。
防晒材料和服装主要通过使用防紫外线纤维、增强织物编织密度或借助防紫外线助剂等方式来实现吸收、反射或散射紫外线的效果,以达到防晒功能。相较于需要多次补涂才能达到理想防晒效果的防晒霜,选择防晒服可谓是更加省心省力还安全的防晒方式。
虽然从技术上讲,可遮盖皮肤的衣服都有一定的防晒效果,但并非所有衣服的效果都是一致的。编织密度、纤维类型、颜色和覆盖的皮肤面积等都会对防晒效果产生影响。专业设计的防晒服具有UPF等级,UPF代表紫外线防护系数,用以表明织物防护紫外线的能力。
UPF为50的面料意味着只有2%的紫外线可到达皮肤,而普通服装的的UPF值通常只有5,这意味着会有高达防晒服十倍的紫外线到达皮肤。而一件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效果,无法通过目测及手感来进行评判,只有在实验室经过标准化的测试,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
UV Protection海恩斯坦作为国际抗紫外线应用检测协会的创始成员,可提供包括UV STANDARD 801及多个国际紫外线防护标准检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
01.选取最糟的日晒情境:采用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的太阳光谱,选择最敏感肤质,承受高强度紫外线照射;
02.模拟典型的使用条件:浸泡润湿、遮阳纺织品风化、摩擦和洗涤造成的老化,以及材料拉伸;
最终测得的UPF值可以作为人体皮肤有效阻挡紫外线的持续时间的乘数。紫外线防护系数水平可分为15、20、30、40、60和80,防护指数越高防晒性能越强。
注:目前,根据欧盟个人防护装备PPE法规2016/425,紫外线防护服被分为I类。若您的产品要出口欧洲,那么它们需要通过CE认证,因此除防紫外线的测试证明外,还必须满足其他的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