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对14个不同品牌的共计30个卫生棉条样本进行了测试,重点评估了这些产品中包括砷、铅、镉、汞、镍、钴、铬在内的16 种有毒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被测试的样品(包括有机产品)均含有一种或多种浓度较高的有毒金属。
虽然金属浓度因卫生棉条购买地区(美国与欧盟/英国)、有机与非有机、商店与名牌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所有样品中皆存在多种有毒重金属,且浓度较高。其中,非有机卫生棉条中的铅浓度较高,而有机卫生棉条中的砷浓度较高。这一重要研究结果被发表在科学期刊《国际环境》上,也是首次测量卫生棉条中金属浓度的研究。
铅和砷,作为高度毒性的金属元素,接触这些金属会增加痴呆症、不孕症和癌症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较,阴道上皮更容易吸收有毒化学物质,这进一步增加了相关健康风险。卫生棉条通常以棉和人造纤维或者混合材料为主,有毒重金属可能源自于吸收棉条、导管和包装膜材料及外包装盒。
导管多为塑料制品,可能会使用铅作为稳定剂,以增加其耐用性,不同色彩鲜艳的导管可能还含有重金属镉。
棉花材料可能从水源、空气、土壤中吸收金属,或通过邻近污染物(如棉田邻近铅冶炼厂)吸收。甚至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作为颜料、增白剂、抗菌剂或其他工艺被故意添加金属物质。
封存棉条的纸质包装盒可能因印刷油墨、纸张特性及涂层的毒性而影响卫生棉条。
除了卫生棉条被发现含有重金属外,国内某些知名品牌的卫生巾也频频被曝出安全隐患,使用劣质材料如黑心棉,甚至检测出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和荧光增白剂等。这一系列发现无疑给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女性卫生用品的安全问题亟待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与严格监管。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已委托进行独立文献审查,并启动内部实验室研究,以测试这些金属在使用卫生棉条过程中如果被释放出来是否会对健康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消费者保健产品协会 (CHPA) 也表示将继续支持该研究,以确保其卫生棉条的安全使用。
作为全球通用的、独立的检测认证体系,STANDARD 100检测标准符合全球法规要求,包括REACH法规附录XVII和XIV、美国CPSIA法规以及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高度关注物质(SVHC)候选清单等。对纺织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也有明确的限量值要求,确保女性卫生用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安全标准,守护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健康。
海恩斯坦作为经国际认可的纺织品检测实验室,以国际领先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为纺织品提供有害物质、质量、功能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服务。针对可重复使用的生理裤以及卫生用品,海恩斯坦能够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以下定制化测试服务。
液体吸收能力
吸收液体的留存能力
液体吸收速度
产品耐久性测试
抗微生物功效
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