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类化合物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即使通过洗涤也无法除尽双酚类物质在纺织品中的残留,甚至有的内衣在经过洗涤后反而释放了更多的双酚类化合物,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与“剂量决定毒性”这一观念不同,内分泌干扰物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的危害并不取决于其数量,而是取决于暴露时间。研究表明,只要接触含有双酚A(BPA)的试纸几分钟,双酚A就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而内衣作为贴身衣物,与皮肤零距离、长时间的紧密接触。即使是含有低剂量的内分泌干扰物,长时间被身体吸收并积累,也会导致健康问题。
在服装染色过程中常使用双酚作为染料固定剂,尤其是用于聚酯和聚酰胺中。同时,双酚A(BPA)还可用于氨纶生产,以赋予其抗静电性能。双酚A会干扰荷尔蒙系统,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系统损害等问题。
大多数内分泌干扰物对脂肪组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尤其是双酚A,与其他组织相比,对脂肪的沉积亲和力高出300%。根据法国健康及运动医学研究学院(IRBMS),20-29岁普通人群中女性的身体脂肪百分比约比男性多10%。同时双酚A还具有模仿雌激素的能力,与其受体结合。因此女性通常更容易受到内分泌干扰化学物的影响,可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或早期卵巢功能衰竭的风险。
更多主题内容,详见文末海报
目前,全球范围对于纺织品中双酚A的监管仍处于发展阶段,各国和地区采取的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在2025年1月更新的OEKO-TEX®新规中,STANDARD 100检测标准和限量值要求已将双酚A(BPA)的限量值从100mg/kg降低到了10mg/kg。
STANDARD 100目前对双酚类物质的限量值要求
更低的限量值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标准。海恩斯坦作为OEKO-TEX®创始人及标准起草者,同时也是享誉全球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不仅可颁发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证书,我们的上海和香港实验室还可提供符合多国法规要求的合规性测试方案。
目前,海恩斯坦已具备针对当下最受关注的五种双酚物质(BPA、BPS、BPB、BPF、BPAF)的检测能力。为了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严格控制需求,我们又进一步扩展了双酚的检测范围,现已能够分析出二十六种双酚/双酚衍生物,全面保护纺织企业免受双酚带来的风险,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