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纺织品,身为消费者的你,了解多少?
近年来,个人每年购买的服装平均数量急剧增加。据麦肯锡公司(McKinsey)研究显示:服装产量自2000年以来每年翻一倍。
1.2019年,高达1,500亿件服装被生产,足以为地球上的每人每年添加20件新衣。但3/5的服装在生产后一年内终结在填埋场。
2.纺织时尚业是世界污染第二严重的行业,仅次于石油。世界上25%的化学品都用于生产纺织品,纺织业的用水量比其他任何农业都多。
3.种植棉花使用的农药是目前危险的农药之一,有些已知是致癌的。
4.测试发现儿童的衣服和鞋中大多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如甲醛)。
5.很多纺织工人每天在不安全甚至危险的环境中,工作14-16小时。
6.一些国家的纺织工人只能挣基本生活水平1/3的工资。
7.国际劳工组织表示,全球1.7亿童工 中有许多都是从事纺织业工作。
以广受消费者喜爱的时尚单品“牛仔裤”为例,如果按成年人每天需摄入两升水来计算,一条牛仔裤的耗水量足以满足一个成年人接近五年的饮水量。在染色加工过程中,每年约有400吨苯胺从70,000吨染色化学品中释放出来,1/3残留在牛仔布上,而2/3逸出的化学物质终进入废水、空气、甚至工人身体中。 这些被污染的水可能含甲醛,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用于日常饮用和生活中时,就会诱发人体的各种疾病,如免疫功能下降、骨骼病变,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约有1/3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被污染的饮用水。可悲的是,每年约3,575,000人死于水传播疾病,这些数字大多为孩童。
随着中国,孟加拉国,越南等服装制造大国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些国家的河流可能因纺织化学废料而呈现黑色。 “附近水域的水会引起身体痤疮,人们在水中洗手或洗脸都会发烧和刺激皮肤。当地的饮用水曾一再被测出含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都源于纺织品。”——居住在孟加拉国萨瓦尔的居民。公共与环境事务研究所创始人马军也表示道:“在中国染整工厂集中的地区,已经看到某些湖泊被污染到不再适宜被用于生活用水,在工厂附近生活的人们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如钱塘江支流附近,渔民的渔获量因染厂和纺织厂的污染而减少,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计。”
消费者对于可持续的概念更多的是笼统的概念,是一个“模糊的世界”,必须依赖于品牌商的专业术语,例如有机、生态、环保等关键词来获得产品知识,英国Compare Ethics“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信任报告”调查显示:83%的消费者认为品牌和零售商应该通过第三方认证体系验证其产品的可持续声明。
可持续发展建议
1.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建立消费者信任: 品牌和零售商提高对供应链的透明度要求,是建立消费者信任度的重要方式。通过第三方独立认证对供应链上的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努力进行验证,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依据。
2.使用可持续材料,生产可重复利用的纺织品: 制造商可以采用能在短时间内再生产加工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材料,如麻、竹、有机纱、羊驼毛和大豆纤维,这些材料在种植中使用的杀虫剂非常少,耗费染料也较少。对纺织品进行回收再利用,以此减少对纺织品生产的总需求,从而终降低纺织业对环境的影响。
3.购买通过环保认证的纺织品:具有可持续消费观理念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购买前先了解产品的可持续认证信息,如GOTS、OEKO-TEX®等, 能从芸芸产品中有效地辨别出真正环保、可持续的产品。